BOB综合官方入口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印江“围田养鹅”:冬闲田变身“聚宝盆”

来源:BOB综合官方入口    发布时间:2025-11-07 01:39:53

  深秋时节,印江自治县缠溪镇万亩稻田褪去金黄,却未堕入沉寂。在群峰村乡民卢尚远家门口的三亩水田里,24只健硕的马岗鹅正三五成群地络绎于稻茬之间,时而垂头啄食嫩草,时而扑腾翅膀嬉戏。这片曾因冬天搁置而荒芜的冬水田,现在因“围田养鹅”形式的推行,正勃发出新的活力。

  “这批鹅是9月投进的,其时每只才一斤多,现在最重的现已长到六斤半了!”74岁的卢尚远蹲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鹅群,脸上洋溢着高兴。

  作为印江“围田养鹅”试点户,他使用自家3亩冬闲田试养马岗鹅,仅用两个月便见证了“鹅苗变金鹅”的奇观。更令他惊喜的是,经过探索“种草养鹅”的降本办法,饲养本钱显着下降。“下一年我方案养上百只,至少种两亩草,粮食饲料能省一大笔。”卢尚远策画道。

  与卢尚远的“水田养鹅”不同,同村62岁的卢银峰挑选了“旱田形式”。他将冬水田的水排干,让稻茬萌生新芽,再将鹅群赶入田间。“嫩草是鹅的独爱,连围栏都不必修,直接拦在田头就行。”卢银峰指着田里绿莹莹的草芽笑道。这种量体裁衣的饲养方法,既节省了人力本钱,又充沛的使用了冬天土地资源。

  缠溪镇背靠国际天然遗产地梵净山,水资源充足、植被茂盛,但受海拔和气候影响,冬天上万亩水田长时刻搁置。“曩昔除了部分栽培油菜,大部分地步只能撂荒,来年开春才干从头播种。”缠溪镇畜牧站站长周国文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当地政府瞄准鹅成长周期短、食草性强、粪便肥田等特色,立异推出“围田养鹅”形式,将冬天搁置期转化为饲养黄金期。

  “围田养鹅”形式的成功,离不开其共同的生态循环逻辑。缠溪镇畜牧站长周国文指出,当地冬天长达近半年的搁置期与马岗鹅95天的饲养周期完美符合。这种“短平快”的饲养形式具有三大优势:其一,饲养期会集在9月至次年4月,不占用春耕时刻;其二,冬天农田萌生的嫩草是天然优质饲料,可下降30%以上的饲料本钱;其三,鹅粪还田增强土壤肥力,构成“稻养鹅、鹅肥田”的生态闭环。

  这种“低本钱、高产出、零污染”的形式,敏捷在缠溪镇铺开。下铺子村乡民柳友洪本年经过“公司+农户”订单形式饲养了370只马岗鹅,现在均匀体重已达五六斤。柳友洪说:“合同约好95天出栏,估计能长到八斤,按每斤14.5元收买,收入还算可观。”

  为下降饲养户危险,印江还构建起“一致育苗、防疫辅导、订单收买”的全工业链服务体系。贵州鹏一烧鹅创始人冉茂鹏作为当地最大收买商,本年方案在印江采纳收买+饲养出栏形式,估计总出栏量20万羽马岗鹅,并许诺以保底价收买。“我们供给脱温鹅苗和防疫技能,农户只需担任日常饲养,商场动摇危险由企业承当。”冉茂鹏泄漏,下一年方案将出栏量提升至30万羽,带动更多农户参加。

  为推进形式可继续,政府层面印江自治县出台多项扶持方针,使用工业奖补资金对脱贫户、监测户每只鹅补助20元,一般农户,活跃协助请求社会化服务资金,进一步削减农户的饲养本钱。

  从冬闲田的“熟睡”到“围田养鹅”的复苏,印江用95天的饲养周期,走出了一条生态维护与增收致富双赢的新路。现在,“围田养鹅”正渐渐的变成为该县“庭院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方家岭、许家寨等村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竹编围栏里鹅群三五成群,冬闲田里,嫩草与鹅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活力勃勃的田园画卷。(印江县公民政府网 王东)

联系方式

联系人:林生

电话:136-0299-5826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连线新公路南侧高狮宁宅崀仔

BOB综合官方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