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入秋以来,全国多地发生野猪下山进城、冲撞伤人、毁坏农作物、咬死家禽等事件,野猪的泛滥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文指出,野猪在我国的现存数量约200万头,已不存在生存威胁,很多地区野猪数量过高且已经致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防控野猪危害工作技术要点》明白准确地提出了“有组织开展猎捕调控活动”。
南阳市西峡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山高林密的山区是野猪生存的天堂,近年来,野猪的数量飞速增加,野猪下山伤人、毁坏农田事件不断发生。2022年以来,西峡县根据野猪的区域分布特征,组织招募专业狩猎护农队,建立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对野猪种群实施“犬猎”捕捉,并不断修订“犬猎”技术标准和规程,野猪种群数量渐趋平衡,西峡县的“犬猎”捕捉模式也受到到专家的一致肯定。
1月15日,顶端新闻记者走进西峡县的深山,和狩猎护农队员一道,直击“犬猎”野猪的现场。
1月15日清晨6时,天色依旧昏暗,已经是狩猎熟手的何吉银开着皮卡车,载着自己饲养的10条猎犬,赶赴南阳市西峡县丹水镇的一处山坳。皮卡车在山路上盘旋,10条训练有素的猎犬威风凛凛地站在车上的笼子里,眼神中充满了寒冷的杀气。
1月14日下午,丹水镇有村民向何吉银发来求助,自家的菜地被从山上下来的野猪侵扰,这些野猪啃食、践踏蔬菜,致使收获在即的蔬菜被糟蹋殆尽。他收到求助后,联系其他拥有狩猎证的狩猎队员,组成狩猎队,提前安排猎犬、无人机,为第二天清晨的狩猎行动做足准备。
“每年从10月份开始,山上的食物慢慢地减少,这些野猪就会下山觅食。农田、村庄是野猪‘光顾’的主要场所,玉米、蔬菜、红薯等作物往往成为它们袭击的目标。”何吉银把车停稳,安抚笼子里躁动不安的10只猎犬,来到无人机操作手跟前,开始跟踪锁定野猪的具置。
在狩猎野猪前,无人机搜索是整个狩猎行动中至关中重要的一步,他们使用的无人机具有具有热成像功能,可以帮助狩猎队定位到野猪的位置,并持续追踪其活动情况。无人机操作手对顶端新闻记者说:“在冬季,清晨是狩猎的绝佳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段山上气温低,野猪几乎是唯一的热源,热成像效果好,追踪锁定野猪相对容易。”
在搜索野猪位置的同时,狩猎队的其他成员也陆续赶到。这些狩猎员组成的狩猎队是合法合规的,他们都持有西峡县林业局发放的狩猎证,在林业部门和基层政府的指导监督下,于当年10月1日至第二年的5月1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狩猎野猪。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西峡县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80.35%,西峡县林业部门曾做过统计,全县的种群野猪数量超越5000头。野猪的泛滥,给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破坏。目前,西峡县林业局已经发放292张狩猎证,组建了17支狩猎队伍,依照规定捕杀泛滥的野猪,保护生态平衡和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国家林草局在山西、四川、福建、江西、陕西、宁夏等14个省(区)启动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试点各地开始组建狩猎野猪护农队。同年12月公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野猪从“三有动物”之列移除,这也为护农狩猎队的组建提供了政策依据。
“野猪还在不断移动,不过移动的幅度不大,这应该是一个野猪种群,估计有四五只野猪。”7时15分,天色已经破晓,无人机操作手通过热成像技术,基本锁定了野猪的位置,并将野猪的大致活动范围发送给了所有队员。
7时30分,山林的能见度显著提升,在确定了野猪的位置后,队员们开始了狩猎行动,何吉银把皮卡上的笼子打开,放出全部10条猎犬。这10条猎犬跳下车后,和另外两条猎犬会集到一起,犹如脱缰的野马,飞奔进茂密的山林。此时,狩猎队员们手拿名为“猎猪长矛”的狩猎工具,紧随猎犬跑进山林。
顶端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每条猎犬都配备了护甲和定位仪,狩猎员根据定位仪实时发回的信息,确定猎犬和野猪的位置,以便用最短的时间参与狩猎。
大约10分钟后,野猪的咆哮声和猎狗的撕咬声划破了宁静的山林,猎狗群和野猪种群开始了激烈的战斗。“猎狗的数量占据非常大的优势,如果野猪种群中没有成年的雄性野猪,猎狗在这场战斗中可以说胜券在握。”狩猎员杨彦普奔向“狗猪大战”现场的途中,对顶端新闻记者说:“其实,这12条猎犬分工明确,共分为3组,我们常说的‘骚狗’是侦察犬,行动敏捷,用来搜索锁定野猪的位置;‘快帮’是中型犬,兼具灵活性和凶狠性,用以封堵、追踪、拦截野猪;还有‘重托’,就是比特、杜高一类的大型猎犬,用以撕咬制服野猪。”
激烈的“狗猪大战”在一只名为“豹子”的“重托”猎犬的嘶鸣和哀吼中结束,当狩猎员赶到战斗现场,准备使用“猎猪长矛”将野猪“一剑封喉”时,野猪已经在猎狗的层层围猎中逃之夭夭,不见踪影。虽然数只“快帮”已经拼命在山林中持续追踪逃跑的野猪,但是野猪的奔跑速度远高于“快帮”,没过一会儿,野猪的气味便消失在“快帮”的嗅觉范围内。
“这应该是一只成年雄性野猪,看猎犬‘豹子’的受伤特点,这只野猪还长了坚硬的獠牙,‘豹子’就是被这只野猪的獠牙伤到的。”何吉银对其他狩猎员说:“幸好‘豹子’穿了护甲,不然就可能没命了,长獠牙的成年雄性野猪有致命的攻击力。”
野猪的逃脱,意味着本次狩猎的失败。经过与猎狗的战斗和厮杀,野猪种群已经警觉,它们会迁徙到很远的山林里,狩猎员在极短的时间内无法锁定他们的位置。随后,狩猎员们按照村民提供的位置,来到丹水镇肖关村附近的山林狩猎野猪。但是由于气温升高,无人机热成像仪始终没有办法搜索野猪的准确位置,当天的狩猎行动被迫结束。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慢慢的变好,周边的大山几乎都是密林,野猪泛滥对农户造成的影响慢慢的变大。”杨彦普于2022年拿到了西峡县林业局发放的狩猎证,从小在西峡的山林中长大,对周围的环境十分熟悉。
杨彦普对顶端新闻记者说:“野猪在我们这片区域算是食物链的顶端了,它们是杂食动物,凶猛彪悍,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对于野猪来说是珍馐美味,农户养殖的鸡、鸭等也能成为它们的口中餐,很多农户对野猪发出了无奈的抱怨和控诉。而且野猪一年可以繁殖两次,每次下崽4至8只,因此近年来野猪的数量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
杨彦普介绍,西峡县这17支狩猎队伍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成为狩猎队伍的一员,狩猎证就是硬性要求,狩猎证需要向当地的县林业局申请。要申请通过,狩猎员必须有过硬的农业知识、体质,以及对大山地形熟悉、有野外工作经验。目前,狩猎队的成员以25岁到50岁之间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从2022年至今,杨彦普所在的狩猎队已经先后捕猎野猪300余头。其中,如果捕获的野猪重量在25公斤以下,林业部门会给予1000元奖励和补助,如果野猪重量高于25公斤,奖励和补助金额为1500元。
西峡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主任时富勋对顶端新闻记者说:“2022年至今,在有关政策的激励下,狩猎队伍已经捕猎野猪1000余头,野猪种群数量得到良性控制和平衡。我们还要求,只有取得狩猎证的人员才能参与捕猎野猪,而且只可以通过犬猎的方式捕猎,且不能捕猎其他野生动物。”
2024年12月23日—24日,河南省野猪危害防控工作现场会在西峡县召开,总结交流野猪危害防控经验做法,进一步安排部署全省野猪危害防控工作。参加会议的专家对西峡县犬猎野猪取得成绩予以肯定,称该县制定出台的《犬猎野猪作业规程》为全省乃至全国野猪致害防控工作树立了标杆。
时富勋称,目前,由西峡县制定的《犬猎野猪作业规程》正在接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河南省林业局专家组评审,审定结束后,这种“犬猎”野猪的专业模式有一定的概率会向全国推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联系人:林生
电话:136-0299-5826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连线新公路南侧高狮宁宅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