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上闯出新路,发挥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28日,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余文权、副市长林少金、县委书记李亚容、县长黄庆华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并为创新院揭牌。
余文权在致辞中表示,诏安地处闽粤枢纽之地,是原中央苏区县、重点老区县,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禀赋优越,目前已形成“山区有茶果、平原有粮蔬、沿海有渔业”的产业格局,现代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黄庆华在致辞中表示,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是全省首个成立的综合创新院,既是“院县情谊”的赓续升华,更是乘势而上的战略携手。长期以来,省市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校始终对诏安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持续下沉靠前指导、给力服务,为诏安发展注入科创力量、赋予新质动能。当前,诏安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既有“1234”(一株菜、两棵树、三畜禽、四条鱼)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也有“两优三新”“三头三尾”深厚产业基础,更有“两国双园”等战略平台加持,科创合作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希望,省市有关部门、科研院校在新征程上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诏安发展,让科创合作绽放出最绚丽的产业之花、结出最饱满的发展硕果。诏安,将以更快的“诏安速度”争科研、争创新、争转化,以更暖的“诏安温度”优服务、强保障、促落地,推动创新院“发展蓝图”变为“科创实景”,相信有科研院校的科技赋能,有院县双方的同心耕耘,诏安这片热土上必将满园春色、繁花似锦,在加快建设新兴工贸港口城市上结出累累硕果。
采访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余文权:我院与诏安县保持了长期密切的交流合作,特色产业创新院的成立,是我院与诏安县开展院县合作的全新模式和崭新起点。我院将全力支持创新院建设,与诏安县、各科研院校、新型主体紧密合作,持续开展良种良法示范推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全面嫁接、深层次地融合,为诏安特色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科技动能。
采访县长黄庆华:结合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际和特色产业规划布局,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将重点聚焦五大核心特色产业(即:青梅青椒果蔬、八仙茶、海洋生物水产品养殖加工、肉牛灰鹅、富硒康养文旅),并相应建设了由“五个创新中心”,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建研发平台、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链条式服务,做到“真需求、真科研、真转化”,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孵化+文旅融合创新”的新格局。
会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诏安县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共建协议。在与会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现场还签订了10项创新研发或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实现果蔬、茶叶、牛鹅、水产、农文旅五大产业链创新要素的全覆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创新院理事和院领导班子等创新院骨干人员聘任仪式,黄庆华和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所长张明辉分别被聘为创新院理事长和院长,为创新院的高效运作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和组织保障。
采访县长黄庆华:我们坚持以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抓科创,细化制定了创新院的五年发展计划、创新研发计划和首批重点项目清单,全力推动创新院的“发展蓝图”变为“科创实景”。总的阶段性目标是力争3-5年内建成“1个核心创新院+N个产业示范基地”,引进高层次科研团队5-8个,转化科技成果10项以上,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五大核心特色产业也都分别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此外,我们在成果转化、人才教育培训、企业孵化、政策研究等方面也逐一明确了具体措施和预期目标,并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和定期跟踪,实际做到干有目标、进有抓手、效有考核、成有底气。
会前,与会领导嘉宾一同前往金都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创新院园区及中试场所、润科生物等处参观,并就怎么来实现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人才支撑、坚持科技引领、创新转化机制等战略建议。
据了解,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是福建省农科院与诏安县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来闽考察时提出的“要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上闯出新路”重要指示精神的共同行动,将着眼于诏安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精准对接诏安主导产业需求,打造由诏安县政府主导,多方科研院校、新型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多元化要素集成保障的一个综合性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将充分整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在科研人才、技术创新、信息资源等领域的核心优势,聚焦诏安县果蔬、茶叶、牛鹅、水产品和农文旅融合等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瓶颈和技术需求,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该创新院将集中力量构建“一业一中心,一企一团队”的发展模式,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通过推动落地大项目、创制大成果、建设大平台、培养大人才,集中力量破解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全面系统引领诏安县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采访四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英强:在诏安,我们专注于青梅加工领域,拥有238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咸金枣梅灵丹,该产品以其健脾胃、止咳化痰、调节酸碱平衡以及养生保健的功效而著称。参加此次活动,我们的目标是与高校、农科院等科研机构达成合作,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逐步提升产品加工与提炼技术。
采访紫梅山果酒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舟:我们是全国首家制作纯发酵青梅酒产品的企业。此次参加诏安县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希望借助科研创新力量,推动青梅产业升级,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省农科院副院长汤浩,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热科所所长陈振东,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处长方志坚,市科技局局长陈琦,市工信局局长吴凌真,县委常委、副县长林文绍,副县长杨俊乾参加活动。
联系人:林生
电话:136-0299-5826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连线新公路南侧高狮宁宅崀仔